首页 >> 知识 >> 世界艾滋病日|重庆市公卫中心感染科主任陈耀凯:6个方面,带你读懂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重庆市公卫中心感染科主任陈耀凯:6个方面,带你读懂艾滋病

2023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为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市民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对艾滋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主任陈耀凯将从病原学、发病机制、起源与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生活方式、HIV预防等6个方面为大家带来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人物名片:

陈耀凯,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党委委员/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

长期在临床一线从事传染病诊疗与科研工作,不仅救治大量疑难危重传染病病例,还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领衔的市公卫中心感染病学科近几年快速发展, 成为“重庆市传染病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艾滋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重庆市“抗艾”和“抗疫”的中坚力量。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庆市重点医学科研项目2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著作1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什么是艾滋病

记者:什么是HIV?

陈耀凯: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简称,英文名是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它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

记者:HIV在体外能存活多久?

陈耀凯:HIV离开人体后在没有细胞的干性环境中存活时间极短;在有细胞的环境中存活时间与体液量有关,极少量体液中其感染活性可在数分数内消失,体液量较多时其感染活性可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如果在实验室温度和湿度都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存活长达15天。

记者:在体外如何才能杀灭HIV?

陈耀凯:艾滋病毒对于消毒剂和去污剂都非常敏感,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5%乙醇、35%异丙醇、50%乙醚、0.3%双氧水及0.5%来苏尔溶液处理5分钟就能灭活HIV。

记者:HIV为什么不能从体内彻底清除?

陈耀凯:HIV进入人体细胞后,病毒基因组整合到人体基因组,形成病毒贮存库,目前没有办法清除病毒贮存库,所以HIV不能从体内彻底清除。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记者:CD4细胞是什么?

陈耀凯:CD4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的简称,它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是HIV的主要攻击对象,人体很多免疫应答需要其参与才能完成,该指标对艾滋病诊断、疗效评估和免疫功能判断有着重要作用。

记者:正常人CD4细胞数量是多少?

陈耀凯:未感染HIV的个体中,CD4细胞计数多在450-1600个/μl。

记者:HIV感染者CD4细胞数量一般是多少?

陈耀凯:HIV感染者CD4细胞数量较健康人群明显下降,根据疾病期不同数值差异较大。艾滋病期CD4细胞常低于200个/μl。

记者:HIV感染者CD4细胞数量下降意味着什么?

陈耀凯:未开始抗病毒的HIV感染者,CD4细胞数量下降通常提示疾病进展;开始规律抗病毒的HIV感染者CD4细胞数量下降提示可能出现耐药或存在其他导致CD4细胞下降的情况。不管是哪种情况下的CD4细胞数量下降,都容易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

记者:什么是HIV病毒载量?

陈耀凯:HIV病毒载量是指血液中HIV RNA的量,病毒载量高表示体内病毒数量多,病情进展快,传染性强。 

记者:HIV耐药是指什么?

陈耀凯:HIV耐药是指体内HIV病毒变异后产生对HIV药物的抗药性。

记者:HIV耐药的原因有哪些?

陈耀凯:原因有多种,服药不规律、依从性差是最常见原因。此外,频繁呕吐、腹泻也会影响药物吸收,进而导致耐药。还有一些药物本身就相对容易耐药,称为“耐药屏障低”。如果感染者所感染的HIV病毒是耐药病毒,自然也会对某些药物耐药。

艾滋病的起源

记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怎么来的?

陈耀凯:科学家在黑猩猩、绿猴体内发现一种猿免疫缺陷病毒(SIV),这种病毒与HIV病毒基因序列极为相似。因此,推测人类感染HIV是因为非洲人与黑猩猩或绿猴密切接触导致,如食用黑猩猩肉。然而,HIV的真正起源尚无定论。

记者:HIV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陈耀凯:1983年,法国研究者从一个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病人(其实就是HIV感染者)的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并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

记者:艾滋病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陈耀凯:1981年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陆续发现因免疫功能缺陷而出现的一组疾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为“AIDS”。国内1986年以前音译为“爱滋病”,后改名为“艾滋病”。

记者:中国HIV感染者中传播途径怎样的?

陈耀凯:我国HIV流行早期以静脉注射吸毒传播为主,但目前传播途径已发生显著变化。2018年新报告HIV感染病例中,性传播占94.8%(其中异性传播占71.5%,男性同性传播占23.3%),静脉注射吸毒传播占3.0%,其他传播途径占2.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记者:HIV传播途径有哪些?

陈耀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记者:什么人容易感染HIV?

陈耀凯:几乎所有人都对HIV易感,只有极少数体内缺乏HIV辅助受体的人不易感染HIV,因为他们体内的CD4细胞不会与HIV结合,导致HIV无法感染,可理解为对HIV存在天然免疫力。但这种人是极少数,中国人中非常罕见。

记者:什么是HIV高危人群?

陈耀凯:男男性行为者、跨性别者、性工作者、性生活混乱者和静脉吸毒者属于容易发生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记者:HIV感染者的哪些体液具有传染性?

陈耀凯: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羊水、胸水、腹水、脑脊液等体液具有传染性。

记者:人体哪些体液没有传染性?

陈耀凯:尿液、粪便、唾液、泪液、汗液、呕吐物、鼻涕、痰液等没有传染性。

记者:为什么男同人群更容易感染HIV?

陈耀凯:男同大多没有固定性伴侣;男同通常采取肛交,其过程易造成黏膜破损;男同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因此男同更易感染HIV。

记者:为什么肛交被动方HIV感染风险更高?

陈耀凯:第一,直肠粘膜细胞对于HIV更为易感;第二,肛交方式常导致直肠粘膜受损出血,病毒更易进入体内;第三,精液病毒含量高,仅次于血液。

记者:HIV病毒载量阴性时还有传染性吗?

陈耀凯:目前认为,接受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HIV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不到的状态时,性行为无传染性。

艾滋病人的生活方式

记者:服用抗HIV药物期间可以饮酒吗?

陈耀凯:在服用HIV药物期间,建议禁酒。酒精可能影响某些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还会加重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酒精和抗病毒药物共同作用会对肝脏造成双重损伤,对于合并乙肝或丙肝的患者,更是如此。另外,过量饮酒容易导致药物漏服、错服和不准时服药,最终易导致耐药。

记者:HIV感染者可以结婚吗?

陈耀凯:我国婚姻法规定,只有“患有医学上不适合结婚的病种”的人才不能结婚,艾滋病不是我国法律禁止结婚的病种。只要双方愿意,可以如常合法登记结婚。但感染HIV的一方应主动采取措施,防止对方被传染。

记者:HIV感染者能生孩子吗?

陈耀凯:可以。HIV感染者如果有生育需求,应先找专科医生咨询并做好前期相关检查,然后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备孕、孕检及生产,将母婴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记者:HIV感染者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陈耀凯:随着艾滋病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完成可以被控制并恢复正常免疫水平。只要规律服药和定期随访,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并拥有与普通人相近的寿命。

记者:HIV感染者还能继续工作吗?

陈耀凯:能。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过有两个例外,HIV阳性医务工作者不能从事外科和牙科工作,另外HIV阳性者不能参军。

HIV的预防措施

记者:安全套预防HIV感染的有效率是多少?

陈耀凯:HIV的穿透能力很差,不能透过安全套导致传播。规范使用安全套后,可降低HIV感染率,预防有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

记者:对方HIV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是否可以不戴安全套?

陈耀凯:理论上讲,在这种情况下性行为不再具有传染性。但是,如果出药物漏服,HIV阴性一方仍有一定感染风险。因此,HIV感染者尽管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仍建议全程戴安全套。另外,安全套还可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

记者:两个HIV感染者之间有必要使用安全套吗?

陈耀凯:两个HIV感染者之间仍建议使用安全套。即使同为HIV感染者,不使用安全套也可以引起HIV不同亚型以及HIV耐药菌株的传播,且还可以导致其他性病的传播。

记者:安全套上能用润滑剂吗?

陈耀凯:可以使用,但最好选择水性、硅性润滑液,油性润滑液容易引起安全套破损。

记者:一次戴两个安全套是否更安全?

陈耀凯:不是,一次戴两个安全套易发生脱落、破损。

记者:什么是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

陈耀凯:HIV暴露后预防简称PEP,是指未感染HIV的个体,发生HIV感染高危行为之后,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措施,72小时内有效。市公卫中心感染科开设有暴露后预防门诊,即使夜间亦可就诊。

记者:被HIV感染者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有哪些?

陈耀凯:存在伤口时,应轻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请专业医生评估,若有必要尽快服用阻断药物。

记者:在哪些情况下推荐进行HIV暴露后预防?

陈耀凯:被含有HIV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被HIV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溅入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与HIV感染者发生无套性行为等情况均推荐进行HIV暴露后预防。

记者:什么是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

陈耀凯:HIV感染高风险人群,通过事先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降低感染HIV风险的措施。

记者:推荐使用暴露前预防的主要人群有哪些?

陈耀凯:适用于有较高HIV感染风险者,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高危性性行为者,包括与多个同性性伴发生肛交且不能坚持使用避孕套者,频繁使用助性剂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者,从事为同性提供商业性服务者等;单阳伴侣中阳性一方抗病毒治疗未达到病毒学成功,阴性一方除坚持使用安全套外,也可以采用PrEP。

记者:什么是HIV母婴阻断?

陈耀凯:是指为HIV感染的孕妇及其婴幼儿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安全分娩、人工喂养指导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从而使HIV感染的母亲垂直传播率最大可能降低的医疗治疗措施。

记者:HIV会通过母亲传播给小孩吗?

陈耀凯: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在怀孕期、分娩时、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均有可能将HIV病毒传染给宝宝。

记者:怎样才能生下健康的小孩?

陈耀凯:怀孕前,将母亲病毒载量保持在检测不到的水平;孕前和孕期,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新生婴儿服用药物进行预防;产后人工喂养。

记者:抗HIV药物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吗?

陈耀凯:目前常用的抗HIV药物多数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

记者:HIV感染的母亲该去哪里获取帮助呢?

陈耀凯:各个省任何一家市、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都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为HIV感染的妇女提供咨询、检测、安全分娩、喂养指导、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病毒检测等服务;也可以通过当地疾控中心咨询。市公卫中心感染科开设有专门的母婴阻断门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