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过程中,温玉成历任红军团政治处主任和政委职务,到了长征结束后,温玉成跟随着老领导董振堂加入西征队伍里面去,担任骑兵团团长。担任骑兵团长的温玉成也从政治主官转变成了军事主官,在他的训练下西路军骑兵团很快就成为我军的一支突击劲旅。他们此次面对的是一向以骑兵强著称的马家军。
很快双方就在战场相遇,虽然温玉成部和马家军前期打的难解难分,但在优势敌人面前终究还是败退了下来,只能依靠高地防守。在优势敌人合围下,温玉成也模仿曹操滴水成墙的办法,利用城墙上的水迅速结成冰块,温玉成用这种方式加强城墙的防御,接连数次打退了马家军的进攻。但终究还是寡不敌众,重伤被敌军俘虏。但天无绝人之路,被俘后的温玉成趁敌人不备,逃了出来,并在沿途老乡的帮助下回到陕北找到了组织。
抗战开始后,温玉成并没有加入前线作战,而是发挥其在教育和政工方面的特长在抗大当队长,培养军事干部。在新四军扩军开始后,温玉成得以重新进入一线部队,先后成为新四军三支队政治处主任,后来又和江渭清搭档担任新四军18旅政委和旅长职务,在华中一带打击日寇。在作战中温玉成也展现出自己超高的指挥才能,他曾以1个连的兵力牵制日军1个大队,并顺利突围。
到了解放战争开始后,新四军华中部队奉命出关进入东北,温玉成带着部队进入了林海雪原中,一方面依靠干部作为核心,扩充我军武装,另一方面也进山积极剿匪保境安民。到了1947年温玉成已经是大名鼎鼎的独立二师师长,独立二师也是东野野战部队外第一个独立师。别看是独立师,但在作战中丝毫不弱于主力师,都知道春季战役的德惠之战东野吃了不少亏,作为4大主力之一6纵还被林总批评了一顿,但这场战役中温玉成的独立二却受到了野司的表扬,在攻坚的4个师中,只有温玉成的独2师率先攻入德惠城内。
在海龙城一仗是温玉成大放异彩之战,面对野司和主力部队都认为已经逃掉的国军暂编21师长,温玉成带着部队愣是靠着11路,追了两天两夜,最终围歼了这股溃敌。在战后被俘敌军军官苦笑着说道“你们是真能跑,真是铁脚板啊!哪个部队能抵得住你们这样穷追猛打!”从此在东野内部也将温玉成的独2师称之为“铁脚板师”,温玉成也被人称之为铁脚板将军。
1948年后,第二师改编成东野34师,被编入新成立的12纵,成为东野最年轻的一个纵队的头号主力师。纵队司令是资历和温玉成相差不多的主力师长钟伟。在加入12纵后,温玉成也屡立战功,相继参加了辽沈和平津战役。在1949年的南线大追歼中,12纵被改编成49军,34师也被编成145师,虽然49军146师在青树坪让桂军包围,但在这场战役中,担任救援的145师斩获颇丰,直接从正面突入接应兄弟部队突围。可以说青树坪之战正是靠145师的发挥,才为49军挽回不少面子。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温玉成依靠战功升任4野4大主力之一40军军长,担任40军军长时恰逢海南岛战役结束。在朝鲜战事开始后,来不及休整的40军火速作为东北边防军主力被调回老根据地。19590年10月,40军作为首批入朝作战部队,在军长温玉成的带领下一直打满全场,在5次战役中善于穿插进攻的40军队也延续了温玉成铁脚板的传统,在正面战场给予美军强有力打击,可谓是名震半岛。
在回国之后,温玉成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而自己的老首长钟伟却仅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为何温玉成比钟伟军衔高?
那为何温玉成的军衔要比钟伟的高呢?
1955年我军对于少将和中将军衔的授予标准,不同于上将以上严格的界限,对于少将和中将的授予多少会更加灵活和宽容,比如皮定均等人。就平常来说,少将的标准是:正军、副军、准军级的指挥员。而中将则是:副、准兵团级或者主力军正军级。
带着这个标准日皮在线观看来看一下钟伟和温玉成的授衔。
先说的钟伟。
在红军时期主要担任的是政工干部,比如在红三军团担任宣传干事,到了抗战开始后并没有进入一线作战的三个师中担任要职,而要知道我军的中将们基本在那个时候都是三大师中的团和副团级干部,所以在抗战开始钟伟并不显山露水。直到1940年以后我军扩编,钟伟才跟着老首长黄克诚南下,并担任新四军3师18旅的团长和副旅长,这个时候钟伟的职位甚至比温玉成还低。
钟伟的高光时刻还是进入东北的时刻,在跟着黄克诚进入东北后,钟伟的带兵才华被彻底地挖掘出来,先后出任我军主力师的军事主官。在东野他担任了东野2纵也是全东野最强王牌5师的师长。而因为在5师的耀眼战绩,钟伟被林总破格升任为东野最年轻的12纵司令员,从师长到纵队司令员,钟伟是头一个。接任纵队司令后,钟伟又率部地参加了辽沈、平津和中南等战役,到了1955年被升任为少将。
在同级别下,我军很多纵队司令被授予少将军衔,而且12纵并非东野主力,再加上在红军和抗日战争时期钟伟的资历并不上梁兴初等人,因此授予钟伟少将并没有什么的不可。
再来说说为何温玉成要高于钟伟。
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解放战争期间的资历上,温玉成并不比钟伟差。
在红军时期,大家都是团级干部,也同样都是政工人才出身,甚至两人都在抗日军政大学读书,在1940年我军扩军后跟随者老领导黄克诚加入到南下队伍中的。但那个时候钟伟要弱于温玉成,在温玉成已经是18旅旅长的时候,钟伟还是团长和副旅长。
而且在东野刚开始的时候,温玉成虽然是独二师的师长,在战术地位上要弱于5师师长的钟伟,但别忘了独2师的战斗力和主力师比起来并不弱,在这边上来说两人实际是平级。而后来组建12纵的时候钟伟才是破格提拔上来当上温玉成领导。
而且这个领导当得不是很久,才1年的时间里,钟伟就调任了广西军区参谋长(当时广西军区就是13兵团),因此参谋长也相当于兵团参谋长,按照我军惯例,兵团参谋长基本和军长差不多,也是正军级,而温玉成在钟伟担任参谋长期间也升任了王牌40军的军长,两人又再一次平级。
所以两人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级别是平级的。
其次,是钟伟和温玉成在战争中的此消彼长
《亮剑》中的丁伟就是以钟伟将军为原型,在电视剧中丁伟胜仗没少打,但和李云龙一样也没少惹祸。钟伟虽没有像丁伟一样拿锅炉偷酿烧酒卖,但在解放战争中还是犯了几点错误。第一点,是带着队伍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去找自己的老领导黄克诚,这是个原则问题,在纪律严明的我军是绝对不被允许的。第二点这是大家都广为了解的“青树坪”之战,因为49军的孤军冒进,险些让白崇禧的拖刀计得逞,差点酿成4野入关以来最大的败仗。而虽然49军146师突围成功,但部队战损1/3,也是着实让人心疼,此战作为军长的钟伟要负首责。
而相反,温玉成则是稳扎稳打,在东北就是著名的铁脚板,多次穿插作战得手。而且在青树坪之战中,虽然钟伟挨了批评,但是靠着温玉成的145师突入包围圈破解了白崇禧想全歼146师的作战意图,因此套用NBA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钟伟输了,但温玉成没输。
因此钟伟虽然没有犯大错,但其桀骜不驯的风格,也让其在评军衔的时候自然是减分项。
最后,是温玉成在抗美援朝的加分项。
温玉成除了在资历和解放战争后期屡立战功外,他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加分项,那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他率领的40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可是打满全场,战役一度比肩38和39军,是前期志愿军的主力之一。和同期入朝作战的高级将领,如吴瑞林、吴信泉等人一样以王牌军长升任中将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同时期的钟伟只能担任职军区参谋长职位,或者进高级指挥系学习,没有了上战场的机会,自然很少有军功加持。
雨田君说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钟伟因为性格和资历等原因,再加上没能赶上去朝鲜,授予少将军衔自然不为过。而短暂做过他部下的温玉成,在资历和战功上并不逊色于他,再加上抗美援朝和平稳的性格原因,自然要比钟伟更能升任中将。
但无论是中将或者少将,这两位东野的虎将都是都在战争年代立下过汗马功劳,切莫因为军衔的高低,而否认他们对共和国做过的贡献……#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Theend—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