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2月23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陈健,前APEC高官王嵎生,前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杨成绪做客中国日报网,与网友一同回顾三十年外交风云,把脉新时期外交走向。以下是在线访谈摘要:
主持人:日皮在线观看当时领导人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也是借改革之风,开始了他在外交政策上做一个调整。日皮在线观看知道在1989年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国际上也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事件,当时日皮在线观看在外交领域上也碰到了很多困难。请问两位,当时日皮在线观看具体遇到了哪些障碍?
王嵎生:当时形势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冲击是很大的。纵观当时的国际形势,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我当时在哥伦比亚做大使,回国一路,经过墨西哥、纽约、华盛顿和东京好几个地方,我所接触到的日皮在线观看内部的朋友,应该说悲观气氛还是相当重的。认为苏联解体以后,下一个矛头就对着中国了。那时西方,特别是美国和个别的欧洲国家,基本上认为下一个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就轮到中国了。我碰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朋友,他们也很担心中国顶不住,总体来讲有一种悲观、担忧的气氛。
主持人:针对这种悲观的气氛,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在战略上开始布局的。
王嵎生: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当时邓小平同志非常明确的提出来,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对这样大的事情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要看到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同时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当时并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苏联加速解体,苏联加速解体,瓦解了,对中国的利弊到底怎么样,当时中央的判断就是苏联解体,即使是完全演变,变成资本主义,也不敌搞霸权主义的苏联对中国威胁更大。一解体以后,苏联边境100万大军,在蒙古的大军都撤了。原来在日皮在线观看周边有些国家是跟着苏联霸权走的,对日皮在线观看不太友好,这时也不得不变了。美国和欧洲、日本,它们要效仿苏联也不那么容易,因此也不可能转过头来对付中国。而且中国这个大块头,它们也还是需要的。当时得出一个结论,是希望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苏联解体,对中国未见得不利。这种判断,对日皮在线观看整个外交政策的制定、咨询、实践是很有意义的。杨大使当时一段时间在外交部做政研室主任,应该有